转自:漯河日报
科学干预治疗增强患者免疫力
——市中心医院功能医学系列报道之三
韩丹正在接受患者咨询。
■文/图本报记者尹晓玉
14岁的男孩患桥本性甲状腺炎、甲减,出现疲乏、失眠、焦虑、腹泻等不适,药物治疗效果不佳,后转至市中心医院(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、漯河医专一附院)功能医学门诊就诊。医生为他制订了饮食方案、生活方式干预治疗计划,两个月后复查,患者甲状腺抗体水平恢复正常,疲乏、失眠、焦虑、腹泻等不适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。
6月7日,该院功能医学门诊开诊,主要接诊慢性疲劳综合征、糖尿病前期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、高脂血症等常见亚健康人群。一是帮助人们改善亚健康症状,如慢性疲劳、睡眠障碍、情绪问题等。二是进行肠道健康维护,改善腹泻、腹胀、消化不良、便秘等症状。三是增强肝脏解毒和排毒功能,主要针对大量饮酒、遭受重金属及环境毒素污染的人群。四是进行心血管病风险因素评估与控制,如存在超重、高血压、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等症状的人群。五是女性更年期症状的改善和调理等。
该院体检中心主任、副主任医师韩丹介绍,桥本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,是临床上导致原发性甲减的主要原因。这名14岁的患者是功能医学门诊开诊后接诊的首批患者之一。患者3年前已出现慢性疲劳、失眠、焦虑、腹泻等不适,去年被诊断为桥本性甲状腺炎、甲减,后服用优甲乐,甲功基本恢复正常,但复查时抗体仍高,疲劳、失眠、焦虑、腹泻未见好转。
“经询问病史发现,患者小时候经常感冒,多服用抗生素,且长期腹泻。我们推测他存在肠漏症,常见原因是麸质敏感。麸质是小麦、大麦、黑麦等面食中的一种蛋白质。由于这种蛋白质较大且不易被完全消化,而甲状腺中也含有和麸质相同的蛋白结构,因此免疫系统在攻击外来抗原的同时,也损伤了自身的甲状腺组织。”韩丹说,经过食物敏感分析后,发现患者对麸质、蛋、奶、海鲜敏感。
确定病因后,医生为患者制订了饮食方案及生活方式的干预治疗计划。“其中,改变生活方式是重中之重。我们为患者制订了轮替饮食方案,前三个月以基础的肠道修复和肝脏代谢支持为主,遵循5R肠道调理法,包括杀肠道坏菌、霉菌,补充消化酶、益生菌,肠道修复,补充维生素、微量元素等;同时辅助应用抗炎、平衡免疫失调、支持甲状腺、营养神经、调节神经的营养素,并帮助患者学习运动、冥想等调节压力。”韩丹说,两个月后患者的疲乏、失眠、焦虑、腹泻等不适有了明显改善。“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他慢性病一样,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。我们应时刻关注身体的信号,及时调整不良的生活习惯。”韩丹建议。